English

加快水保步伐 再造秀美山川

1998-08-11 来源:光明日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鄂竟平 我有话说

1997年8月,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等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这是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它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整体推进的一个重要方面。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上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涉及青、甘、宁、内蒙、陕、晋、豫七省(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长期大量的水土流失,形成现在的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灾害频繁、地瘠民贫,使黄河上中游成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不仅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及黄河下游的安澜。黄土高原泥沙源源不断地输入黄河下游,使河床越淤越高,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黄河洪水泥沙问题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加速治理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已成为改变落后面貌、脱贫致富、发展区域经济的紧迫任务。

一年来,随着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批示,落实李鹏委员长在批示中提出的“争取十五年初见成效,三十年大见成效,为根治黄河做出应有贡献”的奋斗目标和国务院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会议精神,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成绩斐然:黄河主管部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多年组织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规划》,确定了各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攻方向,规划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并上报国家计委,作为《全国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的附件,由国务院审批;中央也加大了黄河中游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资金投入,新增投资5000万元,启动了新的重点治理区建设项目,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世行贷款项目进展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国家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已同意上二期项目,立项工作正抓紧进行;为了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黄河水利委员会还制定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三级水保部门的职责范围及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调动了各省区的水保工作积极性;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加大了执法力度,狠抓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省区立足当地实际,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水保投入和管理力度,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展治理面积持续保持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联系当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实际,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贯彻批示精神,还需注重和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最大、最艰巨的工程。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我国西北地区沙暴频繁,黄河下游年年断流,向人们警示再也不能忽视环境问题了。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黄河流域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该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保护国土、恢复生态平衡、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处理好政府、行业、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水土保持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其效益主要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社会所共享,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换。水土保持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加强行政干预和管理,理顺关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水土保持的积极性,各部门、多方面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能再创水土保持的新局面。

三、要努力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化进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必须探索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走规模发展的路子,以科技兴水保,尽快把已有的水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广新技术,搞好示范工作,建立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企业机制和形式。加强法制建设,出台优惠政策,为水土保持提供法规保障。

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等的重要批示,是向水土流失开战的新号令,我们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全力以赴,将这一伟大号召变为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建设生态农业的实际行动。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黄河流域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